1.请务必先试用,确认产品功能符合要求,正常开通会员并使用后不支持退款。
2.该会员用户配音所有功能,转文字、转音频等部分涉及付费功能不在该会员权益内。
3.知意配音有权在网络服务压力过大时,为保障服务稳定及资源合理分配,确保所有人的权益均能得到合理保障。
4.知意配音的文字转语音功能并不是每天无限制使用,每日有一定的使用上限,日常的使用完全没问题可放心使用。
5.用户如果需要开发票,可以在知意配音官网“个人中心——我要开票”提交即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都已经产生了变化,很多传统行业被替代,那么随着AI配音软件技术的成熟,会给我们传统的新闻主播届带来怎样的创新和改革呢?
AI主播和传统的新闻播报的区别:
AI主播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语音合成技术和人脸合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语音、图像等多模态信息进行联合建模训练后,生成的人工智能分身模型。
新闻播报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将新闻文本转化成有声语言出镜进行传播的语言传播样态。
新闻主持人作为新闻媒体直面受众的重要一环,面对“AI主播”技术的挑战,要及时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传媒变革的趋势,重构自身传播角色,采取人性化的情感传播、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多维度受众互动,不断优化新闻主播的传播策略。
AI配音技术能够将输入计算机中的新闻文本自动生成相应内容的视频,并确保视频中音频和表情、唇形等保持自然一致,展现与真人主播类似的信息传达效果。
通过观察AI主播的几期节目,我们发现虽然AI配音技术会给新闻主播带来影响,但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有挑战也有机遇。一起来看看我的总结:
(一)播报状态稳定,误差率低
AI主播本质上是一种虚拟机器人,因此不会出现真人主播因自身情绪、身体状况、疲劳等因素影响播报效果的情况。同时,AI主播是基于新闻文本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因此只要新闻文本不错,AI主播的新闻播报误差概率就非常低,不会出现真人主播无法避免的口误、断句错误、字音错误等人为失误情况。
(二)提高了新闻时效,降低制作成本
AI主播技术是通过模仿真人主播专业配音的样子和表情建立资源库,编辑、记者只需要输入文本,就可以让AI主播根据文本进行新闻播报。传统新闻制作过程中,稿件需要新闻主播经过备稿、配音、出镜主持等一系列程序,以及灯光、音响、化妆、场地等多工种配合,才能呈现给受众。
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使新闻文本转化成视频、音频的过程实现“秒级转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制作效率。今后新闻直播节目从采写制作到受众之间的时间差将会越来越短,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将会得到极大提升。
AI主播立足于资料库,是虚拟的“新闻主播”,因此可以提供全天候、全时段、不停歇的新闻播报服务,还能用无数个分身,同时在不同的现场播报各种资讯。这将打破传统新闻播报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新闻节目的制作成本,提高播出效率。
(三)扩大受众空间,实现智能交互
AI主播技术刚刚起步,资料库内容还相对单一,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融媒体趋势的发展,AI主播资料库必将进一步充实,受众未来可以借助智能终端设备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AI主播来播报指定的新闻文本,实现新闻收视的智能交互。这种趋势必将扩大受众的选择空间,带来受众新闻收视习惯的变革,让新闻播报从单向传播向多维智能交互转变。
(四)语气生硬,缺乏语言美感
由于内在情感的缺失和播报只是文本与资料库内容的简单对应关系,AI主播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存在着明显的语气较为单调,词组之间、句子之间的衔接较为生硬,语音语调不协调等问题,这就造成了新闻播报整体缺乏韵律美感。受众在好奇心和新鲜感满足之余,目前还无法从AI主播的报道中得到相应的听觉享受。
(五)内在情感缺失,外部表情单一
尽管在很多关于AI主播的介绍资料和报道中,都使用了“与真人主播无异”之类的评价,但通过对AI主播录制的新闻节目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还是能够发现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还无法实现对人类情绪、感受的模仿。
目前,AI主播的新闻播报只是实现了文本与资料库视音频简单对应呈现,无法理解并表达出文本字面意思蕴藏的对新闻事件感受、态度及引发的相应情绪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AI主播在新闻播报时外部表情的相对单调,不能随着播报内容的变化而自如地调整外部表情。
AI配音软件技术已经成熟,在部分行业可能应用的非常广泛,那么在新闻主播这块会掀起什么风浪呢?